当前位置主页 > 绵阳在线 >
热门搜索:

江油关镇 在川西峡谷寻找三国历史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07-12   

  从绵阳逆流而上,一百公里外的南坝镇,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坝子。此地过去曾叫江油关,最近又改回了原名,更容易让人记起这个关口的历史。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南坝都是平武境内一座较大的场镇,可以作为歇脚的驿站,同时通过这里可以转到广元青川等地。

  1三国时期的重要关口

  江油关镇处于涪江中游一块平坝上,四周被大山环绕,向西通往平武县城,向东通向水观、继而前往青川县。古代时,这里为抵御外敌提供了天然屏障,湍急的涪江阻碍了敌人来袭。据资料介绍,蜀汉时期,诸葛亮在此屯驻重兵,扼守涪江天险,使魏军不敢贸然犯川。诸葛亮死后,此处防守逐渐松懈。

  公元263年,魏国发动灭蜀的重大军事行动。一路大军由钟会统率,被蜀将姜维拼死阻于剑门关下;一路由邓艾统率经过阴平小道,翻越摩天岭直达江油关前。蜀国守将马邈献关投降后,邓艾得以顺江而下,攻克绵州灭亡蜀汉政权。因此,江油关成了三国历史中一座重要关口。

  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江油关曾经长期作为郡、州、县治所。公元229年,三国蜀汉后主置广武县,治所就设置在这里。公元280年,广武县更名为平武县。西魏占领蜀地后,复置龙州并将其治地由阴平(今江油市小溪坝镇)迁到江油关。公元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领江油、平武、马盘、方维四县。此后多次更改设置,直到公元1258年,龙州与江油县徙治于雍村(今江油市大康镇),江油关才不再作为治所驻地。因此,江油关被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2灾后重建场镇焕然一新

  “2008年地震前,南坝镇场镇很小,地震后河北援建,南坝镇面积扩大了可能有十倍。”记者在江油关镇采访时,该镇通江村居民刘国文说,现在的江油关镇跟十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涪江边还全部修建了河堤,再也不用担心涨水了。

  记者在地震前、地震后均到访过南坝镇。震前的南坝虽然是一个大镇,但无法与现在相比。场镇街道很多,就算放在川中盆地,也算大镇了。地震时,南坝镇房屋几乎全部被毁坏,经过灾后重建的南坝焕然一新。

  据了解,在灾后重建中,对口援建的河北省专门安排唐山市具体落实对南坝的援建工作。为切实做到新场镇高起点、高规格建设,重庆大学规划设计学院结合南坝镇地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精心制定了重建规划。

  重建后的南坝场镇有了全长4公里的街道,新建主干道宽18米,与之配套的场镇管网、绿化、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占地1.2平方公里、1.3万人规模的新场镇在废墟上重生。援建方唐山市还充分挖掘南坝镇悠久的三国历史文化,在规划建设上注重把蜀汉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为打好江油关这张牌,在南坝场镇广场上重建蜀汉江油关城楼。通过灾后重建,把南坝镇建设成为具有三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小镇。

  3九环线上的重要驿站

  江油关城楼是江油关最重要的打卡地,城楼高20米、宽18米,共有四层,一左一右有两尊汉阙。城楼上方,“江油关”三个大字遒劲有力。紧挨着城楼就是新建的仿古街,街口牌坊正中书写的“龙州”显示出曾经作为古代州城的记忆。除了江油关城楼之外,还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一些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

  记者在场镇背后一块平坝上看到,诗仙李白的塑像正在建设,塑像四周就是建设中的太白广场。有学者研究认为,李白读书期间,到过当时称为龙州的南坝。那个时候前往龙州需要穿越涪江峡谷,李白经过的这段百里峡谷,就是如今江油武都到南坝的涪江六峡。这段艰苦的行程为他积累了《蜀道难》的素材。场镇背后的牛心山也是李白读书的去处,在牛心山上习剑读书、观景做赋、漫游阴平古道。

  在江油关街头有多家客栈,他们为承接旅游者而设立;还有许多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店铺,腊肉、核桃、桃子、李子……应季农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市场,还有荞麦凉粉、酥饼等小吃,许多游客都喜欢采购一些山里特产带回去,慢慢品尝淳朴的山乡美味。(融媒体记者 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