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绵阳在线 >
热门搜索:

绵阳非遗项目每年解决五千余人就业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09-17   

  从事羌族刺绣的绣娘在工作中

 

 文旅部调研组了解北川羌族草编技能培训和文创产品研发

 

 北川妇女在北川羌族草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从事草编编织

  前不久,全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活动在北川举行,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调研组现场调研绵阳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并在北川召开全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绵阳市文广旅局、北川羌族自治县文旅局及绵阳非遗传承人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组数据显示,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绵阳依托非遗传习所、非遗传习基地,带动全市60余个非遗项目通过技能培训,每年解决5500余人就业,带动2000余建卡贫困户就业增收,实现个人年增收超过2000元。

  ■仝青 融媒体记者 张登军 文/图

  非遗扶贫的阵地战

  在绵阳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北川羌族草竹编研学体验培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每天都有10余位来自周边的妇女、残疾人在这里从事草编、竹编加工制作。

  这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培训、体验、制作、展示展销为一体,解决了周边11人在这里就业。同时,还有50余位羌族妇女通过居家就业的方式,进行草编、竹编编织,由工坊回收产品经过统一包装后推向市场。

  “非遗+扶贫”的重要载体,就是阵地建设。近年来,绵阳在全市各地先后建立各类非遗传习所、传习基地60余处,传承人以此为依托,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并面向贫困户、传统手工技艺爱好者开展非遗技能培训,成为非遗传承、技能培训、助力扶贫的主阵地。

  三台“潼川豆豉制作技艺”传习所和北川绣娘公司先后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北川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省级传习基地”的称号;北川羌族草编竹编传习基地,被列为全国残疾人文创创意产业基地;北川羌族草编传习基地,被全国妇联列为妇女巧手致富示范基地。

  在阵地建设过程中,绵阳市文广旅局、绵阳市非遗中心积极引导、鼓励非遗传承人主动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建立非遗扶贫工坊。今年6月13日,在第十五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绵阳宣传展示活动现场,7个非遗传习所、传习基地被绵阳市文广旅局分别授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培训出来的增收路

  今年7月8日,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在北川新县城巴拿恰低调亮相。当天,北川羌族自治县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在该馆同步开班。

  这个培训班的30位学员,都来自北川新县城周边乡镇、社区。在3天的培训期内,北川羌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向学员们传授羌绣刺绣技艺的基本技法,并聘请老师向她们传授毛线编织技艺。3天的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基本都掌握了常用技法”,她们制作出来的产品以订单的模式销往全国各地。

  依托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代表的非遗阵地,通过“技能培训、产品回收、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正是绵阳“非遗+扶贫”的一大特点。

  北川羌族草编传承人黄强,从2008年以来面向周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学员们通过培训,有的从事编织加工,有的开店摆摊,累计有100余位建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陈云珍从2009年开始面向当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到目前培训的学员数千人。通过培训,不少学员实现居家就业,每月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平武羌绣传承人沈艳燕从2008年至今培训绣娘5000余人,带动500余人居家就业,20余户贫困户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在非遗传习所、传习基地和非遗扶贫工坊的带动下,全市有60余个非遗项目每年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300余期,受众超过15000余人次,解决了5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建卡贫困户2000余户就业增收,实现个人年增收超过2000元。

  今年8月27日至28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带领来自国内部分省、市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在北川进行现场调研。

  在北川新县城巴拿恰“云云羌”门店,一件件传统与当代元素融合的羌绣文创产品,都出自“培训学员”之手,这让调研组兴奋不已。在北川非遗中心,羌绣传习所研发的笔记本、耳环、项链等饰品,古羌水磨漆传习所研发的手链、手镯、生活用品等,都让调研组兴趣倍增。

  非遗文创产品研发,近年来在绵阳早已成为常态。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绵阳的非遗传承人主动与高校、文创企业携手,推动传统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研发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绵阳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羌绣,目前已经开发形成4大类11大系列30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先后获得810项著作权、3项科技软件著作、18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注册商标,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份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到8000余万元。

  在创意发展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绵阳还特别注重挖掘特色民族非遗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开展羌族文化主题旅游建设,先后成功打造出北川巴拿恰商业街、吉娜羌寨、石椅羌寨、平武走马羌寨等一系列独具民族文化特色、富于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典范。其中,平武羌绣传承人沈艳燕以走马羌寨为依托,发展“非遗+旅游”的文旅体验项目,带动280余名羌族妇女居家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

  线上线下的新市场

  8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调研组走进北川新县城一家公司。这里是北川老腊肉的产品展示、销售中心。

  在一件库房门前,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对老腊肉系列产品进行打包、扫码,一家快递公司的面包车很快就被装满。这些产品,都是全国各地的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下单订购的。目睹现场繁忙的景象,调研组几位成员也拿出手机登录下单。

  开通线上平台,扩大“非遗+扶贫”产品的市场覆盖,是绵阳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一大特点。

  当互联网营销兴起不久,安州区秀水红酥非遗传承人李俊虎,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后,及时打通网络销售渠道,与实体店销售相互补充,每年的市场销售额稳定在300万元左右。北川羌族草编传承人黄强、炳林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松、北川老腊肉腌制技艺传承人王华祁等,近年来都先后在电商平台建立特色门店。线下的传习所和实体门店,与线上平台相互补充,探索出绵阳非遗产品市场推广的新模式。

  网络直播带货兴起的时候,也吸引了绵阳非遗传承人的关注。

  今年5月,安州区桑枣镇“张包蛋”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军,偶入直播带货活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让他对“线上销售”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涪城区扎染刺绣传承人文雯,通过网络直播,让扎染刺绣文创饰品的销量倍增,成为“圈内的网红”。传统月饼模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春艳通过网络直播,将自己的雕刻作品销售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