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绵阳在线 >
热门搜索:

创新载体再加持 全域创新再夯实 我市科技创新交出亮眼成绩单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1-12-29   

  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翻开2021年绵阳科技创新成绩单数字喜人、成果丰硕,一项项科技成果镌刻了一年来中国科技城的创新脚印。

  “十四五”开篇,这些数据,仍在带来惊喜——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7.14%、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居西部城市前列;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400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超过15亿元,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665亿元,均居全省第2位……

  生产的燃气管道是否达标?这就需要在它们出厂前来一次全方位的“体检”。而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超声波管材在线测厚系统就如同各种塑料管道的“医生”能实时检测它们的“身体状况”。

  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这家企业用7年做成了行业第一。“那时候的中国塑料挤出行业几乎没有测量和控制系统,市场主要被某德国公司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而我们产品出来后,迫使该公司的产品价格下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

  沃思测控的成功,也从侧面印证了今年我市创新主体实力整体跃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源”。

  这源于我市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持续增长。另外,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1665亿元,预计超过2060亿元,完成量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60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400家。

  创新载体再加持,全域创新再夯实。今年,我市指导企业、院所、高校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九洲线缆、台沃科技、华拓光通讯3家企业进入公示环节;积极开展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工作,完成绵阳市首批6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授牌、首批6家重点实验室和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科技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园区建设功不可没。今年我市安州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3个,并列全省第一;三台获批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优化创新生态“软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今年,我市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并在解决为创新服务的人才、资金、设施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上,绵阳作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方面,我市积极推进《绵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从顶层设计做好科技服务业、农业科技园区等领域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另一方面,举行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发布专场会,发布项目实行“企业出题、能者解题”攻关模式,集聚和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抓好创新生态营造的关键一招。我市深入推进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在全市开展“拨、贷、投、保、贴”等科技金融联动工作,推广“高企贷”“天府科创贷”“设备仪器贷”产品,修订印发《绵阳市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截至三季度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358.35亿元,科技企业贷款户数2230户,累计专利权质押融资7.41亿元。

  在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上,我市既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又抢抓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进科技创新券在两省市率先实现互通互用,促成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与绵阳市梓潼县人民政府围绕蜜柚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合作。

  “我们还切实抓好《中国西部(绵阳)科学城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常态化开展成果对接精准服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超过15亿元,完成量居全省前列。

  如今的绵阳,正乘创新之风,扬科技之帆,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劈波斩浪逐梦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篇章。(刘欣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