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三台在线 >
热门搜索:

【新三台新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种养循环凸显“品质” 互联网+塑造“品牌”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06-24   
【消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我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持续抓好麦冬、生猪两项主导产业,按照种养循环、绿色高效总体思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塑造“品牌”,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标准化现代农业园区,按下了助农增收的“加速键”。

这几天,在麦冬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里,正在新建一座楼房式立体养猪场,该猪场采用智能化一键饲养控制系统,建成后年出栏能达到10万头以上。

绵阳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卓琴说:“把方圆三公里的散户统一集中到这里来饲养  保证在这个方圆三公里范围内建成一个 无疾病 无非洲猪瘟发生的小区 。”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大力推行标准化智能养殖,不仅提高了生猪产能,还能通过新建铺设管网将产生的粪污统一输送到一旁的无害化处理厂,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分离出沼液进行还田,这样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为园区麦冬生长提供天然养分。

碧淼兴川粪污处理厂负责人张为帅说:“现在我们一期工程目前的处理量是250立方每天 负责了周边1万亩麦冬地的灌溉 。”

今年44岁的彭映春,是芦溪镇八字老村村民,他家种了1亩多麦冬,这几天,他和妻子正在麦冬地里用刚拉来的沼液施肥。彭大哥告诉我们,现在种植麦冬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完全不会为销路发愁。

芦溪镇八字老村村民彭映春说:“按传统技术种植一亩地能收入1.7万元左右,参加了合作社以后,使用统一的技术一亩地能收入2万多 将近3万元钱左右。”

利用沼液还田不仅能改良土壤、有利于麦冬根系生长,还能平衡营养元素、提高产量品质,达到绿色生态种植标准后,园区内的合作社就会进行统一保底让利收购,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除了沼液还田之外,彭大哥所在的这片核心区域,从2018年开始,被打造成了麦冬标准化立体种植园,麦冬上种起了水稻,四周搭上了白色支架用于发展高架蔬菜, 通过这种轮作模式,每亩平均纯收入能达到3.3万元左右。

涪城村农技人员王海勇说:“起到的作用就是给麦冬遮荫,麦冬相当于就是三项收入加起来,每年能给每户增加两万元的收入。”

目前,该园区已种植麦冬2.1万亩,配套淘洗烘干设备323台套、气调库8座。建有国家核心育种场2个,年产仔猪36万只、出栏生猪6.4万头。

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办办公室主任向荣光说:“我县2019年麦冬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县级投入资金2千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千万元,共计6千万元。用于铺设田间沼液管网4.1万余米,建设沼液储存池1631口,6.2万立方米。配套沼液运输车辆1694辆。新建铺设管网储存池相关的道路5公里,田土调型2千亩,使园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

县麦冬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杨以明说:“比如说家庭农场,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农场是哪一块地,这块地是哪个农场的,它的相应的报告,比如它的检测报告出来是合格的,这个平台一个是可以买到我们麦冬的主要是原材料,我们也将把麦冬的衍生产品包括饮料,日化品等10多个产品放到平台上。”

以种养循环凸显了“绿色品质”,聚力打造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打响了“绿色品牌”。目前,三台“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正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共培育代代为本、梅林食品、绿溪优食谷等农业加工企业43个,纵深推进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三产融合示范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协调办办公室主任成忠国说:“我们将围绕‘产业集群、主体集聚、政策集中’发展导向。聘请中国农科院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不断推动产业链纵深拓展。根据《园区建设推进方案》,以建设全国种养结合绿色发展先行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总体目标。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的工作模式,并将园区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和“书记季考”范围。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确保园区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力争通过三到四年时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