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四川在线 >
热门搜索:

因为开放 蜀道不再难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01-10   
昨日,中国海关门户网在成都举行了以“蜀道不再难 天堑变通途”为主题的在线访谈活动。成都海关关长王文喜接受在线访谈,从“国门作证”角度回应蜀道为什么不再难,从扩大开放角度展现天堑如何变通途。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1000多年前,诗仙李白的一句感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

而如今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中,四川乘势而上已然成为内陆腹地连通世界的窗口与前沿——因为开放,蜀道不再难。因为开放,促进了成都关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个开放平台相继落户成都关区,为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贸易兴

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值已连续19个月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一

“1984年成都海关正式建关时,四川外贸年进出口总值为7783万美元,而到2018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跃升至近9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3.1%。”成都海关关长王文喜首先用一组数据对比,从外贸进出口角度回应了为什么要说蜀道不再难。

王文喜称,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第一口岸,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已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22条,年监管进出境人员逾600万人次,稳居全国第四。与此同时,成都国际铁路港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依托中欧班列(成都)已经成为四川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张闪亮名片。

中欧班列(成都)自2013年开行以来,目前已对外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铁海联运通道,主要节点联接了境外14个国家、26个城市。“可以说,一条‘辐射更广、运行更快、通关更便利’的‘一带一路’大通道正加速形成。”王文喜说。

通道畅,贸易兴。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814.4亿元,同比增长14.6%,远高于同期全国2.8%的整体进出口增幅。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四川外贸形势良好,进出口仍保持继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而今年1至10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3515.3亿元,同比增长26%,在全国73个封关运行的综保区中连续19个月位居第一。

大飞跃

成都关区以前仅一家保税工厂,现在20个平台构建起立体开放平台体系

中国海关门户网在线访谈主持人周群认为,对于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四川年进出口总值从不足1亿美元上升至900亿美元,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据了解,自1984年建关以来,成都海关始终与开放同行、与发展同步。截至目前,成都关区已实现“五路齐通”,形成涵盖空、铁、水、公、邮的完备海关业务体系。回顾过去, 1996年成都海关获批设立四川第一家保税工厂,到2000年四川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成都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再到2011年四川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王文喜认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设运行,推动四川加工贸易飞速发展,全省进出口总值创下连续3年每年跨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如今,四川已建设包括1个自贸试验区、2个综合保税区、1个出口加工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11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的立体开放平台体系,成为四川外贸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强支撑

“量身打造”21条措施,成都海关全力支持开放经济发展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王文喜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今年借该《意见》东风,成都海关制定了26项细化措施支持“五大中心”建设。措施出台仅1个月,酝酿已久的飞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就实现突破,据航空公司估算,每成功租赁一架4亿元的飞机就可为航空公司节省成本500万元。政策红利的叠加、改革效能的释放,为成都高新综保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而今年8月,海关总署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国务院工作部署中涉及海关的政策举措细化成更加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意见予以落实。在此基础上,成都海关结合四川外贸发展实际,紧扣四川开放型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听取省内进出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于近日出台了成都海关贯彻落实稳外贸稳外资部署要求的21条工作措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切实服务四川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外贸稳中提质。这21条措施紧密围绕当前外贸形势及动向,紧密结合四川外贸特点和企业需求,可谓是为四川外贸“量身打造”,所以说四川外贸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