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四川在线 >
热门搜索:

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三年之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11-08   

天府绿道为市民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图为江滩公园

一批高颜值高品质的和谐宜居城乡社区,一幅蜀都味国际范的多维生活场景,一套广聚人能成事的社会动员机制,一支听指挥打硬仗的基层干部队伍,一套多层次全覆盖的便民服务体系,一批群众广受益齐点赞的民生实事好事……

面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之问、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特大城市现代治理的变革之问、实现长期执政强基固本的责任之问,三年前,成都开启了一场党领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创新和方式变革。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径,经过三年来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推动,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制度机制日趋成熟、实践探索推陈出新,城市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如今,“美田弥望”“稻香渔歌”的美丽乡村与“宜人宜居”“秀丽温婉”的城镇社区遍布城乡,市民从身边的点滴变化中阅读到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变迁,共享到城市改革发展红利,让我们走进成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这三年。

工作运行体系

破解城乡基层治理“九龙治水”

条块分割到统筹联动,我市破解城乡基层治理“九龙治水”,在“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中,市委社治委牵头联动36个市级部门,3个多月排查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隐患19.47万件、解决19.23万件。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我市构建起“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体系。同时,从权责失衡到规范有序,优化调整镇街、村(社区)空间形态、组织架构、权责职能和资源配置,社区回归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社区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好家园的功能定位。

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编制全国首个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

建强制度生态,我市编制全国首个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配套制定产业社区、国际化社区、社区商业等分项规划、建设导则和评价标准;制定全国首部地方性《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

强化要素供给,我市每年为村(社区)拨付17.7亿元保障激励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组(筹)建社区基金会15家,建立社区公益微基金598只。

在基层队伍方面,我市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3043名,实施“头雁孵化工程”选育村(社区)书记后备干部3085名,全市培育中级以上职称专业社工2800人,2.6万名社区工作者进入职业化体系,在全国率先创办村政学院、社区学院、社会组织学院和社区美学研究院等13所基层治理院校。

组织动员体系

首创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议事会制度

构建价值共同体,我市基层党组织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提能力,凝聚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构建治理共同体,健全市、区、镇街、村(社区)、小区五级党组织纵向联动体系,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功能链接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构建行动共同体,我市在全国首创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议事会制度,3.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全市登记志愿者234万人。

规划建设体系

将公园城市营城模式落实到城乡社区

构建公园社区,我市将公园城市营城模式落实到城乡社区,建设集人文景观、居住消费、生态体验、生产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社区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有序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在生活社区打造上,我市累计实施老旧城区改造项目859个、整治背街小巷2047条、打造特色街区132条、实施“小游园·微绿地”项目274个,建设国际化社区45个。

打造活力社区,我市实施“爱成都·迎大运”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七大行动,依托社区党组织发动市民共同营造具有价值导向、文化风格、美学特征、行为符号的社区空间场景、绿色生活场景、营城机会场景和文化浸润场景,聚集城市高质量发展势能,激发办赛营城兴业动能。

服务供给体系

把高品质便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探索亲民化改造,我市全覆盖推进304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打造“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服务空间,把高品质便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强化项目化供给,我市构建15分钟街区级、10分钟社区级、5分钟小区级生活服务圈,合理布局养老托幼、社区医疗、社区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资源,吸引1.3万个社会组织、73家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承接社区服务项目。

推进专业化运营,我市领办社区社会企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品牌社工机构等方式提供专业化、社会化高品质生活服务,激发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多元供给的内生活力。“天府市民云”线上平台,整合57个部门210项服务事项,服务市民1.8亿人次,实现市民服务一号通行、一键搞定。

应急治理体系

战“疫”从“共建共治共享”到“联动联防联控”

疫情期间,我市各级党委党组迅速从“平时领导机关”转为“战时前线指挥部”,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4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动员集结到城乡社区,13.8万名基层党员第一时间放弃休假返岗参战。

全市城乡社区迅速从“基本治理单元”转为“一线战斗单元”,在6.3万余个小区(院落)落实“四问四登记”等制度,累计排查出市外来(返)蓉人员457.7万人,发现确诊49人,管理服务居家隔离人员18.41万人,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社区治理常态迅速从“共建共治共享”转为“联动联防联控”,发动居民自组织、物业机构、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49.1万人,发挥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优势引导7000多个“两新”组织,依托城乡社区累计走访排查875.7万户1993.9万人、用人单位88.5万个782.8万人,联动排查酒店民宿7800余家。全市社区服务保障迅速从“条线统筹投放”转为“联勤精准供给”,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送到群众家门口,大力推广“天府健康码”应用平台,服务城市健康运行和市民正常生活。

成都党建引领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事记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社会治理纳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布局。

●2017年9月,市委召开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在市县两级党委序列独立设置“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开启了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崭新实践。

●2018年5月,市委召开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社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定位和重点任务。

●2020年5月,市委召开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激发办赛营城新动能工作会,充分肯定疫情防控中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以场景思维场景逻辑深化社区发展治理、激发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内生动力的实践方向。

本报记者 侯初初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