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四川在线 >
热门搜索:

布局高科技应用场景 TOD请来云监工云助手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0-09-30   

经过智能识别后,车辆才能进入工地

面部识别

从入场开始,使用面部识别系统,经过实名认证的人员才能验证入场。

全天覆盖

正在推进研发的AI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子系统,可实现24小时全覆盖安全隐患自动识别。

实时分析

将陆续启动特种设备自动化监控子系统研发,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反馈,建立TOD作业数据的库集。

由高清变焦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工地视频监控全覆盖,管理人员就是“云监工”,施工现场管理不缺位;引入TOD大数据管理平台,相当于请了个“云助手”,项目施工过程信息、线上审批、工作提醒、表单自动化生成等功能一应俱全。在成都轨道集团TOD项目,通过布局众多高科技应用场景,用科技手段、“智慧管理”,提效率、增效益,向满产发起有力冲刺。

工地视频监控

24小时在线的AI“云监工”

上午8点30分,陆肖站TOD项目安全员刘维民没有第一时间去巡检,而是径直走向项目部。“我不是偷懒,而是有秘密武器。”

“从入场开始,我们使用面部识别系统,经过实名认证的人员才能验证入场。”刘维民说,进入工地之后,智慧监控系统开始运行。在陆肖站TOD施工现场,高清变焦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工地视频监控全覆盖。

据介绍,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下属的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结合成都市“智慧工地”平台建设情况,同时对标国内标杆企业,学习现场管理先进手段,已启动对TOD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管理系统的综合开发研究工作,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及水平,保障TOD综合开发的质量及安全。

“首个推进的是AI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子系统功能性研发。”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将利用TOD建设工地现场视频,结合前端AI识别端,可实现24小时全覆盖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对未佩戴安全帽、裸土未覆盖、汛期基坑积水等安全隐患进行自动监测,实时上传管理系统,同时预警通知相关责任人员,立即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置,真正实现“云监工”。

针对TOD在建项目,该集团还将陆续启动特种设备自动化监控子系统研发,通过安装在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上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反馈,建立TOD作业数据的库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通过‘云监控’,可以对吊重、力矩、高度、限位、回转角度、碰撞等进行监测、反馈,对超限违规操作进行报警和限制,降低因违规操作、判断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

TOD大数据管理平台

及时“上传下达”的全能小助手

刘维民每天的工作重点,除了检查项目、人员外,还有对施工车辆情况的监管。智能化的监控体系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的车辆识别系统跟成都市相关平台进行了对接,在平台上登记过的运渣车都有记录。进入工地的车辆不仅要在平台上登记,同时还需在车辆识别系统内登记,所以外来车辆、未知车辆、危险车辆自动被挡在了外面。” 刘维民介绍。

目前,该集团还启动了对“智慧工地”内嵌TOD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研发,该平台上线后将具备采集、汇总TOD项目施工过程信息、监控记录、线上审批、工作提醒、表单自动化生成功能。“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施工单位线上数据即时上传、即时处理、即时调用的标准化管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多、距离远、效率不高的管理困难,提升项目管理的时效性,防范末端管理失效。这个真的太有用了,相当于有了一个‘全能小助手’。”

该系统将通过建设工地前端采集的信息,汇总形成TOD建设工地信息数据库,对各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实现线上协同管理,从而更加快速、客观地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发挥信息化所带来的更经济、更专业、更高效、更可靠的智能管理特性。

“2020年,是成都TOD示范项目蓬勃生长,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整体成势、提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当前,我们通过布局众多高科技应用场景,用科技手段、‘智慧管理’,提效率、增效益,向满产发起有力冲刺。”该集团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袁弘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供图